第二百四十一章 日本投降前夜的内阁会议(2 / 2)

折磨一个民族的六个日子就这样开始了,这个民族历史上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失败。现在,必须尽快决定一亿日本人民的命运,以免中国人再次扔下燃烧弹。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,需要一位英雄人物来平息口水之战,把这个民族从毁灭中拯救出来。这样的救世主很快就出现了——他出乎意料地出现,整个日本国都感到惊讶。

学。救世主就是裕仁天皇自己,从公元七世纪算起,裕仁是第124代。裕仁统治着日本,却不拥有实权。人们尊崇裕仁为太阳神的后代,他不在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世俗问题。但是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时刻,裕仁挺身而出,引导自己的民族前进。他是一个身细而腼腆的44岁男子,戴着厚厚的眼镜,喜欢研究海洋生物

促使天皇行动的是内阁的明显无能:除了争吵外无所事事。长崎的可怕消息对于澄清认识毫无补益。在下午2点3o分,内阁做出了决定。就在上午1o点之前,在经过数个小时无用的争辩后,加藤提出进行投票。大多数大臣选择接受《北京公告》,但是仍有持不同意见者,包括战争大臣寺内。加藤厌恶地宣布休会,然后和外交大臣重光葵匆匆去面见天皇。那天上午,裕仁听取了相的意见,天皇最亲密的顾问、封建主、天皇印章的持有者木户勋爵认为,天皇要采取行动打破僵局。最新的报告只是加深了人们的这种印象,即日本的领导人已经陷入了纷争不能自拔。裕仁意识到,如果日本想要和平,他就必须抽剑砍断纷争的结子。

?。裕仁同意在当晚举行帝国会议,以打破僵局。晚上11点之前,内阁和最高委员会的各个成员接到诏令要求与会,木户勋爵和其他几名前相也接到了诏令。人们都感到迷惑:通常,只有在向天皇呈送已经达成一致的协议时,天皇才跟他们见面。内阁和最高委员会的成员们匆匆赶往地下皇宫掩体,地下皇宫掩体跟“图书馆”毗邻,“图书馆”是一个加固的水泥建筑。自从5月份皇宫在空袭中被损坏以来,皇室成员就住在地下皇宫掩体?

??人。会议室已经准备出来,这是一个长宽分别为3o和18英尺的防空掩体,光线暗淡,几乎不通风。与会者穿着正式的服饰,感到呼吸都有点困难。11点5o分,裕仁走了进来,登上王座。他显得有点萎靡,似乎非常疲劳。王座位于一个小讲台上,在讲台上前面是一张盖着金色布的桌子,后面是镀金屏风。出于传统的规定,与会者避免正视坐在他们面前的尊贵?

加藤要求朗读《北京公告》,会议开始了。“六要员”中的每个成员站起来轮流陈述自己的意见。外交大臣重光葵不慌不忙地说结束战争的时刻到了——如果中国允许日本保留天皇。海军大臣米内对此表示同意。寺内将军则表示反对,他严厉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的条件:必须允许日本自己遣散自己的武装力量,允许日本自己审判日方战犯,对中国的占领施加限制。“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,我们就要继续勇敢地战斗,直至牺牲”。

当有人问是否日本还有能力战斗时,6军参谋总长梅津将军的回答出奇的乐观,他宣称,反空袭措施将阻止燃烧弹再次攻击日本。“我们始终保持自己的力量,”他说,“我们期望着进行反击。”

直到凌晨两点,会议还未取得任何进展。年老的加藤费力地站起来。“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已经数个小时,却没有任何结论,”他开始陈述意见,苍老的声音充满坚定。“我们没有先例——我现找到这样的献礼是困难的——我必须怀着最崇高的敬意,请求天皇表达自己的意愿。”

加藤慢慢地转过身,走向天皇。这种做法有似于对天皇的亵渎。会议室充满了喘气声,惊呆的寺内喊叫起来:“相先生!”加藤好像没听见似的,继续前行,到达天皇坐着的台前,朝天皇鞠躬。裕仁天皇会意地点点头,加藤返回自己的座位。

天皇站起来开始讲话。他声音显得脆弱,显示出自己对打破数个世纪传统的紧张心情。“我已经严肃地思考过——”天皇说,“国内国际的局势,我得出结论:继续战争意味着民族的毁灭,意味着世界上流血的增多和残忍。”

在场的听众鸦雀无声,人们好像受到了催眠。

“看着我无辜的人民遭受痛苦,我不能再忍受。”裕仁停顿了一下

,凝视着钢梁构造的天花板,用带着白手套的手指擦了擦眼睛。他继续说:“想到那些忠心为我服务的人,想到士兵和水手在战场上死亡或受伤,家庭失去了他们的财产——经常连生命也保不住,我感到痛苦。”

天皇不应说这些事情,不应就忍受痛苦和就众所周知的事情表达意见:日本在每件事上进行冒险并且已经输了。裕仁的讲话把人们的丰富情感掘了出来,这种情感通常隐藏在表面上冷漠的面孔后面。会议室有几个人跌落在座位里,头低垂着,肩膀高高耸起。

天皇继续讲着:“我们必须忍辱负重的时刻到来了。我含着眼泪,同意接受中国的宣言,宣言要建立在外交部勾划的基础上。”

改。裕仁转身走出屋子。8月1o日黎明,内阁成员们都签署了意见,接受《北京公告》——条件是,天皇的最高权力不容更

整个日本都醒悟过来了,宣布皇家会议有条件接受协定的电报往日本驻瑞士和瑞典大使馆,消息再从那里传到华盛顿、莫斯科、伦敦和重庆……”那天上午9点3o分,寺内将军走进战争部,告诉他的人员投降的决定。“我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么理由,”寺内对5o名聚集在防空掩体中的官员们说,“但是,既然接受《北京公告》是尊敬的天皇陛下的意愿,就无需再做什么。”当几名官员开始抗议时,寺内打断他们:“必须摒弃你们个人的情感,摒弃你们下属的情感。”他说,这位战争大臣用手掌拍着自己的平头以示强调:“如果这里有人想跟陛下的决定作对,他只能在我死后这样做